论文题名(中文): | 在日中国同盟会和朝鲜学友会的比较研究 |
作者: | |
学号: | 2015010340 |
保密级别: | 公开 |
论文语种: | chi |
学科代码: | 0603 |
学科名称: | 世界史 |
学生类型: | 硕士 |
学位: | 历史学硕士 |
院系: | |
专业: | |
第一导师姓名: | |
第一导师学校: | |
论文完成日期: | 2018-05-15 |
论文答辩日期: | 2018-05-18 |
论文题名(外文): | A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CHINA FTEDERAL ASSOCIATION AND THE KOREA ALUMNI ASSOCIATION IN JAPAN |
关键词(中文): | |
关键词(外文): | International students in Japan The China Ftederal Association The Korea Alumni Association The revolution of 1911 The Korean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
论文文摘(中文): |
19世纪后期,中朝两国为变革本国滞后的教育体制和培养新式人才的需要,统合各种因素,最终向经明治维新而“去中心化”的日本学习西技,以图自强、求富,进而掀起“以日为师”的赴日留学浪潮。此外,介于世界局势的变动,受西学思想文化影响的两国留日学生,开始与本国旧有的思想文化体制划清界限,积极同流亡海外的政客建立联系。他们在联络感情、笃学尚行、策划志节的基础上,秘密组建以中国同盟会(1905-1912)和朝鲜学友会(1912-1931)为中心的留日学生革命组织团体,创办机关刊物,建立分支会,从而开展以留日学生群体为中心的民族独立解放运动。但由于两国留日学生革命团体的成立时间、所处的社会历史环境等不同,从而导致留日组织团体运动与本国革命活动的关系在一定程度存在差异。 本文主要以中朝两国留日学生秘密组建的留学生团体中国同盟会和朝鲜学友会及与本国革命活动关系为中心而展开比较研究,力图从他们赴日留学的动因出发,探视留日动因的不同对后续秘密组建留学生团体和对日后本国革命活动所产生影响的异同。首先,对两国留学生赴日留学的时代背景和留学动因的分析论述,阐明两国社会向日本派遣留学生学习的主要原因,从而分析青年学生赴日留学动因的异同。其次,主要对留日学生秘密组建的中国同盟会和朝鲜学友会等留学生革命组织团体的成立过程、社会活动以及解体原因等进行相关论述比较,探明以中国同盟会为代表革命派留学生领导的辛亥革命和以朝鲜学友会为代表在日朝鲜留学生群体领导的朝鲜民族独立运动之间的相互关系,以及中朝两国留日学生所秘密建立的革命政党新亚同盟党,对日后两国革命活动所产生的影响,进而指出朝鲜民族独立运动对近代东亚社会所产生的连带效应。最后,归纳分析两留学生革命团体对本国革命活动所产生影响的异同,尤其是革命派留学生领导的辛亥革命的胜利及日后的中国革命路线方针政策,给予以朝鲜学友会为中心留日朝鲜青年领导朝鲜民族独立运动提供帮助。 中朝两国留日学生以中国同盟会和朝鲜学友会为革命活动的载体,通过理性的意志将革命理念付诸到本国革命实践活动中去,对推动东亚历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
文摘(外文): |
In the late of 19th century,in order to reform lagging educational system and cultivating new talents,China and Korea countries integrated various factors and eventually learned western technologies from Japan,which had gone through the Meiji Restoration and “centralization”,in order to become stronger and richer. And then set off a wave of “Japan as a teacher”that going to Japan to study abroad. In addition,due to the change of the world situation,two countries students studying in Japan under the influenced of western thought ideology and culture,began to draw a clear line that from their old ideological and cultural system, and actively established contact with the exile politicians. Basis of their contacts,studies and planning of the Chronicles,they secretly set up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s for students who studying in Japan,and centered around the China Ftederal Association (1905-1912) and the Korea Alumni Association (1912-1931),to set up official publications and branch meetings. The independent national liberation movement was carried out that centered on the group of students who studying in Japan. However, due to the difference of the set up time and the social and historical environment between the two countries,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activities of the revolutionary group in Japan and the revolutionary movement in their own country was different to a certain extent. This paper focuses on the comparative study of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Chinese and Korean international students group of foreign students in China Ftederal and the association of Korea alumni and their relations with their own country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To start from the motivation of their study abroad in Japan,discussed the influence of the different motivation of staying in Japan on the subsequent secret organization of foreign students and on the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of the country in the future. First of all,analyzes the background and motivation of the two countries undefined students studying abroad in Japan,and the main reasons for send students to Japan to study from the two countries were clarified,so as to analyze 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motivation of the young students to study in Japan. Secondly,it mainly discusses and compares the establishment process,social activities and the reasons for disintegration of the revolutionary organizations of foreign students,such as the China League and the Korean students undefined Friends Association,which are secretly formed by students who studying in Japan. To explore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the revolution of 1911 led by the Chinese Ftederal Association as the representative of the revolutionaries and the Korean National Independence Movement led by the Korean Scholarship Association on behalf of the Korean students undefined Group in Japan. It also points out the joint effect of Korean National Independence Movement on the modern East Asian society,and the influence of the New Asia Alliance Party,a revolutionary political party secretly established by the Chinese and Korean students who studying in Japan,on the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of the two countries. Finally,the similarities and differences of the influence of the two foreign students undefined revolutionary groups on their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are summarized and analyzed,especially the victory of the revolution of 1911 led by the revolutionaries and the future policies and principles of the Chinese revolutionary line. To provide assistance to the Korean Youth leading the Korean National Independence Movement with the Korea Alumni Association as the center. The Chinese and Korean students who studying in Japan took the China Ftederal Association and the Korea Alumni Association as the carriers of the revolutionary activities and put the revolutionary ideas into their own revolutionary practice through rational will,which laid the foundation for promoting the development of the history of East Asia. |
参考文献: |
一、国内参考文献
﹀
(一)史料文献部分 [1]存萃学社编集:《中国近代史资料丛编之10:辛亥革命资料汇辑•第一册(田桐:〈同盟会成立记〉)》,上海:大东书局,1912年。 [2]《民报》(影印本),北京:科学出版社,1957年。 [3]张枬、王忍之:《辛亥革命前十年间时论选集》,第2卷(下),上海:三联书店,1960年。 [4]中国史学会主编:《洋务运动》(第5卷),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61年。 [5]《谕折汇存》卷二十一(影印本),1966年。 [6]舒新城:《中国近代教育史资料》,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81年。 [7]浙江辛亥革命史研究会:《辛亥革命浙江史料选辑(魏兰:〈陶焕卿先生行状〉)》,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1981年。 [8]清江县政协文史资料编纂委员会:《清江文史资料(黄介民同志传略)》第1辑,清江: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江苏省清江市委员会出版,1982年。 [9]近代史研究所近代史资料编辑部编:《近代史资料》总122号,黄志良整理《三十七年游戏梦——黄介民回忆录》,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10年。 (二)著作部分 [1] 舒新城:《近代中国留学史》,北京:中华书局,1929年。 [2] 黄福庆:《清末留日学生》,台北:台北文海出版社,1975年。 [3] 林子勋:《中国留学教育史》,台北:台北华冈出版社,1976年。 [4](美)薛君度著,杨慎之译:《黄兴与辛亥革命》,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0年。 [5] 容闳:《西学东渐记》,长沙:湖南人民出版社,1981年。 [6] 孙中山:《孙中山全集》第1卷,北京:中华书局,1981年。 [7] 胡汉民:《胡汉民自传》,台北:传记文学出版社,1982年。 [8] 谭人凤:《石牌叟词》,兰州:甘肃人民出版社,1983年。 [9] 郑宪:《同盟会:其领导、组织与财务》,台北:近代中国出版社,1983年。 [10] 董守义:《清代留学运动史》,沈阳:辽宁人民出版社,1985年。 [11] 陈孟坚:《民报与辛亥革命》,台北:正中书局,1986年。 [12] 李喜所:《近代中国的留学生》,北京:人民出版社,1987年。 [13] 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运动史稿》,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88年。 [14] 陈旭麓、郝盛潮主编:《孙中山集外集》,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 [15] 林家有:《辛亥革命运动史》,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1991年。 [16] 李喜所:《近代留学生与中外文化》,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1992年。 [17] 曹中屏:《韩国近代史(1863-1919)》,北京:东方出版社,1993年。 [18] 罗晃潮:《日本华侨史》,广州:广东高等教育出版社,1994年。 [19] 石源华:《韩国独立运动血史新论》,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1996年。 [20] 张之洞:《劝学篇》,郑州:中州古籍出版社,1998年。 [21] 孙中山:《建国方略》,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年。 [22] 高丽大学校史研究室,孙科志译:《新编韩国史》,济南:山东大学出版社,2010年。 [23] 章开沅、林增平主编:《辛亥革命史》,东方出版中心,2010年。 [24] 石源华、蒋建忠:《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关系编年史》(上册),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年。 [25] 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主编:《近代史料专刊:华侨与辛亥革命》, 北京:知识产权出版社,2013年。 [26](日)孙安石、大里浩秋主编:《中国近现代中日留学生史研究新动态》,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4年。 [27] 李廷江、(日)大里浩秋:《辛亥革命与亚洲》,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5年。 [28] 沈渭滨:《孙中山与辛亥革命》,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16年第3版。 [29] 冯自由:《革命逸史•上》,北京:新星出版社,2016年。 (三)期刊论文部分 [1]陈锡祺:《同盟会成立前孙中山的革命思想与革命活动》,中山大学学报(社会科学),1957年01期。 [2]李喜所:《辛亥革命前的留日学生运动》,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会议论文集,1981年。 [3]桑兵:《孙中山与留日学生及同盟会的成立》,中山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4]李本义:《清末留日学生运动对辛亥革命的推动》,湖北大学学报,1992年第4期。 [5]张小萌:《浅谈孙中山与韩国民族独立运动》,孙中山与二十一世纪中国——纪念孙中山奉安七十周年学术研讨会专辑,1999年。 [6]裴京汉:《武昌起义后中韩纽带的开始——韩国独立志士申圭植与革命派人士的交往及同济社、新亚同济社的成立》,纪念辛亥革命90周年国际学术讨论会,2001年。 [7]吴小龙:《试析清末留日学生革命取向的形成》,浙江社会科学,2001年第6期。 [8]郑信哲:《在日朝鲜人历史及其现状研究》,延吉:延边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3年。 [10] 容应萸:《1870年代清朝留美幼童与1900年代清末留日学生之比较》,徐州师范大学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年第6期。 [11] 朴明熙:《辛亥革命前后中韩互助运动研究》,近代中国(第十六辑),2006年。 [12] 周兴梁:《孙中山与中国同盟会的成立》,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1期。 [15] 周棉:《留日学生与中国同盟会的创建》,清华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4期。 [16] 张金超:《从〈震坛〉看中国革命与韩国独立运动的关系》,广东社会科学,2009年第4期。 [18] (日)金泰勲,王生、尚光明译:《旧韩末韩国的民族主义教育——以西北学会的活动为中心》,当代韩国,2010年第3期。 [19] 魏志江:《韩国独立运动与中国广东关系研究》,韩国学论文集,2010年第1辑。 [20](韩)任桂淳:《辛亥革命对韩国独立运动的影响——以朴尚镇领导的大韩光复会为中心》,明清论丛(第11辑),2011年。 [21] 邵宝:《清末留日学生与日本社会》,苏州:苏州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13年。 [22] 樊沛林:《大正时代在日朝鲜留学生研究(1912-1926)》,苏州:苏州科技学院硕士学位论文,2015年。 [23](韩)裴京汉:《东亚史上的孙中山与三民主义》,光明日报,2016年12月12日第10版。 二、国外参考文献 (一)史料文献部分 [1]日本外务省:《日本外交文书》第二十七卷,第二册,东京:日本国际联合协会出版社,1952年。 [2]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朝鲜王朝实录》(影印本)第三十二卷,1953年。 [3]《学之光》(影印本),首尔:太学社,1978年。 [4]韩国国史编纂委员会:《东亚日报》(1923-1929)。 [5]内务省警保局:《社会运动的状况•昭和五年度》,东京: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 (二)著作部分 [1]松本鬼次郎:《中华留学生教育小史》,东京:东亚书局,1931年。 [2]实藤惠秀:《中国人留学日本史》,东京:黑潮出版社,1960年。 [3]朴庆植:《在日朝鲜人关系资料集成》(第1卷),东京:三一书房,1975年。 [4]李光麟:《韩国开化史的诸问题》,首尔:一潮阁,1976年。 [5]上垣外宪一:《留日学生与革命运动》,东京:东京大学出版社,1982年。 [6]永井算己:《中国近代政治史论丛》,东京:汲古书院,1983年。 [7]高峻石:《南朝鲜学生斗争史》,东京:社会评论社,1976年。 [8]高峻石:《在日朝鲜人革命运动史》,东京:柘植书房,1985年。 [9]小岛淑男:《留日学生与辛亥革命》,东京:青木书店,1989年。 [10] 余辛焞:《孙文的辛亥革命和日本》,东京:六兴出版,1989年。 [11] 严安生:《日本留学精神史》,东京:岩波书店,1991年。 [12] 朴赞胜:《韩国近代政治思想史研究》,首尔:历史批评社,1992年。 [13] 中山秀雄:《在日朝鲜人教育关系资料集》,东京:明石书店,1995年。 [14] 陈焜旺:《日本华侨•留学生运动史》,东京:日本侨报社,2006年。 [15] 小野容照:《朝鲜独立运动与东亚》,京都:思文阁出版,2013年。 (三)期刊论文部分 [1]吕焕娟:《1920年代在日韩人的民族运动——以「协同战线」为中心》,首尔:梨花女子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81年。 [2]朴秀明:《关于对1920年代韩国民族运动的方向研究——以社会主义运动和民族主义运动观点为中心》,社会科学论丛,第2卷1号,1983年。 [3]姜大敏:《韩末在日留学生的爱国启蒙运动》,载于《釜山产业大学论文集7》,1986年。 [4]金淇周:《韩末在日韩国留学生民族运动研究》,光州:全南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1年。 [5]金仁德:《学友会的组织与活动》,国史馆论丛,第66辑,1995年。 [6]金仁德:《在日朝鲜人民族解放运动研究——以1925-1931年的社会主义运动为中心》,首尔:成均馆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6年。 [7]金基旺:《在日朝鲜留学生社会主义运动——以其发生过程为中心》,载于《广岛东洋史学报》,1997年。 [8]表永洙:《大韩帝国末期在日本留学生与爱国启蒙思想》,首尔:崇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997年。 [9]金基旺:《1920年代在日朝鲜留学生的民族运动——以在东京朝鲜留学生学友会为中心》,大阪学艺大学历史学研究室,《历史研究》第34号,1997年。 [10] 金范洙:《近代渡日朝鲜留学生史——以留学生政策和留学生运动为中心》,东京:东京学艺大学博士学位论文,1998年。 [11] 高桥强:《孙中山与中国留日学生——以弘文书院为中心》,创价大学文学部外国语学科中国语专攻,第04号,2001年。 [12] 朴赞胜:《1910年代渡日留学与留学生活》,载于《湖西史学33》,2003年。 [13] 崔善雄:《1915-1922年社会革命党势力的活动理念研究》,首尔:高丽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4年。 [14] 朴赞胜:《1920年代渡日留学生及其思想动态》,载于《韩国近现代史研究30》,2004年。 [15] 崔善雄:《1910年代在日留学生团体新亚同盟党的反日运动和近代构想》,韩国历史研究会《历史与现实》,2006年。 [16] 郑美娘:《1920年代在日朝鲜留学生的自由主义文化运动论研究》,载于《社会与历史》通卷第74辑,2007年。 [17] 裵姈美:《1920年代在日朝鲜人留学生的相关研究:留学生•朝鲜总督府•「支援」团体》,京都:一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2009年。 |
开放日期: | 2018-05-30 |